# 小程序
## 项目目录
## 全局配置
## 页面配置
## 小程序语法
### 指令
#### vx:if
#### vx:for
#### bind
### js
#### 获取data中的数据
> this.data.userInfo
#### 设置data中的数据
> this.setData({userInfo:xxx})
### 事件
https://developers.weixin.qq.com/miniprogram/dev/framework/view/wxml/event.html
#### bind
1. 绑定事件时不能带参数 不能带括号 **以下为错误写法**
```js
```
2. 事件传值 通过标签自定义属性的方式 和 `value`
```js
```
3. 事件触发时获取数据
```js
handleInput: function(e) {
// {item:100}
console.log(e.currentTarget.dataset)
// 输入框的值
console.log(e.detail.value);
}
```
#### 事件传递参数
## 小程序常用标签
### view
### text
### image
#### mode
### swiper
### naviator
### button
### chekcbox
### radio
## 小程序生命周期

### 应用的生命周期
#### onLaunch
> 启动的时候触发一次
#### onShow
> 重新被看到的时候
#### onHide
> 应用被隐藏的时候
### 页面的生命周期
#### onLoad
> 页面加载完毕, 发送异步请求
#### onShow
> 页面被显示
#### onHide
> 页面被隐藏
#### onUnLoad
> 页面被卸载
(1)onLoad
页面加载时触发,且只发生一次,有些数据实时性要求不高可以onlaod里面触发对应的请求
(2)onReady
页面初次渲染之后触发(只是初次,下一次页面渲染就没他什么事),只触发一次。你发送请求其实也可以把它当做onload毕竟也只是一次,但是你涉及到一些渲染的东西要注意了,设置页面标题之类的要在他之后再用。
(3)onShow
定义是页面显示,切入前台触发,用我的话来讲就是这个页面出现一次,他就被调用一次包括你前进后退到这个页面。
(4)onHide
可能你看图alive和active切换可能不太了解,但是你实际操作一下就知道,写一个简单得打印函数,在onHide里面调用,切换页面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该函数被调用。你可以通过这个Hide的词来理解,这个页面切换到别的页面就会触发。
## 小程序的api
### 路由
* `wx.swithcTab`: 跳转tabbar
* `wx.redirecTo`: 替换页面
* `wx.navigateTo` :跳转普通页, 有后退
* `wx.navigateBack` : 页面后退
## 小程序的双向绑定
```js
model:value="{{value}}"
```
==不支持复杂的,如:==``